人民日報:房價降了,抗議來了 抗議走了,買房多了
●“萬萬沒想到從上海先開始降價了,萬萬沒想到這幾家上半年銷售不錯的公司先降了!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
●“目前可以說樓市的降價潮已經出現”
——中房信研究總監(jiān)薛建雄
●“房價綁架中國經濟,大跌行不通”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
開發(fā)商降價了,隨后,抗議也來了。近日,龍湖地產、綠地集團等企業(yè),出現因部分項目降價過多而遭到老業(yè)主維權的抗議行動。
10月24日,《國際金融報》走訪了上海市嘉定區(qū)的兩個樓盤。綠地附近的多輛警車及安保人員格外顯眼。此外,遭受打砸后的龍湖酈城售樓處看上去經過了簡單的搶修,墻上的字樣還沒貼齊,但這并沒影響往來參觀的購房者,不僅如此,周圍的幾家樓盤也呈現出門庭若市的景象。
一邊是宏觀調控給開發(fā)商帶來的資金壓力,一邊降價導致老業(yè)主強烈反彈,開發(fā)商降價,到底是該歡迎,還是該抵制?
降價誤傷老業(yè)主
隨著龍湖地產“搶收華東”促銷活動的一聲號令,其上海和杭州兩個城市三個新盤同時降價。據悉,龍湖以限時團購策略推出近1000套房源,并于五天內共錄得認購金額接近20億元.為此,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目前出現的降價跑量是為了“去庫存”,通過年底的搶收彌補“金九銀十”的虧賬,進而回籠資金。
由于業(yè)主維權事件影響大,龍湖地產日前對外已經宣稱停止降價,但《國際金融報》記者以購房者身份調查時發(fā)現,目前售房者對外公布是每平方米1.7萬元,但誠心購房者可以花費2萬元辦一張會員卡,每平米將立減3000元,可以說降價促銷在暗中持續(xù)。
對業(yè)主的“砸盤”行為,各界評論不一。有的認為,“房價上漲時,購房者享受了利潤,那么同時也應承擔價格下降的風險”;有的認為,“經濟狀況不好的拿出積蓄甚至是東借西湊的錢好不容易付了首付,結果房價大降價,對這些人不公平”;更多的人則是二話不說,趁此出手購買降價房。
北京市房地產協(xié)會秘書長陳志認為,出現糾紛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開發(fā)商銷售過程中部分的違規(guī)行為或者承諾。二是這么多年樓市的畸形發(fā)展,房價從來沒有真實跌過,使得購房者忽視了房屋作為商品不僅會漲更會跌。
業(yè)主們對第一條原因“心有戚戚焉”,也列舉了開發(fā)商售房時的一些問題,如交房時間延后、樓盤得房率存在“欺詐”等。對此,上海匯業(yè)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吳冬表示,業(yè)主無償退房或補貼房屋銷售差價等的訴求估計很難實現,“商品房不是國家定價或指導價,是市場定價,因此漲跌是正常的。而一些開發(fā)商或售樓者喜歡開空頭或虛假的承諾,加重了買房者的投機心理。雙方簽訂了合同,很難去認定開發(fā)商違約違法之處”。
后市展望仍模糊
盡管上海樓市出現部分幅度較大的降價,但是否這就是對樓市整體的反應?以此會引發(fā)一輪全國性的降價潮嗎?多位專家對于后市的展望并未給出一個明確答案,相反,“金十一”倒成了開發(fā)商的期待。
據了解,由于成交量持續(xù)下降,浦東中海御景熙岸、嘉定綠地秋霞坊、閔行星河灣等標桿項目都推出價格下浮幅度20%至30%左右的房型。北京部分地區(qū)房價也開始松動,如珠江拉維小鎮(zhèn)、華業(yè)東方玫瑰等項目價格降幅超過15%,朝陽、大興等地部分項目降幅接近20%。
尹伯成表示,有些企業(yè)資金確實緊張迫切需要降價,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開發(fā)商仍在保持觀望,現在的情況仍很模糊,整體高房價將降未降,這次降價引發(fā)老業(yè)主的強烈不滿,這樣使得新買家更加觀望。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對《國際金融報》指出,對于房價的長遠走勢還很難判斷,目前由于政策過緊,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可以確定的是接近年終的兩個月將持續(xù)降價態(tài)勢,對于后市的預測則要看政策是否松動。但房價綁架了中國經濟,大跌不可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