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潭房產網6月25日訊 人生中有許多第一次,購房置業(yè)也是其中大手筆的一次。對于首次置業(yè)的我們來說,置業(yè)幾十萬元的房產,不是買一件幾百上千元的衣服,需要的不僅僅是喜歡,更多的是與我們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所在購房置業(yè)一定要符合自己內心真實的需要。為什么要買房?要買什么樣的房子?要過什么樣的生活?……濃情諸如此類的“為什么”,才是我們所要注意的關鍵所在。
1.買房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買房為了什么?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但歸根結底,無外乎兩個方面,第一是為了生活,第二是為了工作。所以,配套和交通,才是一個房子能夠滿足你需要的核心,如果沒有配套,你將忍受生活不方便之痛,想買東西買不了,想去買沒地方、每天只守著孤零零的一棟樓,談何生活?
如果交通不好,勢必上下班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和痛苦程度大大增加、每天睡得少,浪費時間多、出門做任何事情都不方便,缺乏社交、容易讓人宅在腳力,引起長期自我封閉等等弊病。這對年輕人來說,是尤其需要規(guī)避的。
2.自住房也要考慮升值空間
有人說,買房就是為了生活,不是投資,不必在乎房價漲跌,自己住著舒服就好。
事實上,這樣說法也是欠妥當?shù)摹R粋人買房,隨著自身家庭結構、經濟條件、各方面需求的變化,一般到十年八年就是換房打算,而一般情況下?lián)Q房都是“賣舊房換新房”,如果你之前買的房子升了職,不但可以換房,還能賺一筆。如果你買的房子沒怎么漲,換房時,你還必須自己添錢或貸款。一般來說,行情好的時候,房價的升值的收獲,比你工作十多年來賺得多,減少自身貸款和買房痛苦,何樂而不為?
3.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住在“富人區(qū)”,仿佛自己也是富貴閑人一般,這或許是我們心中或多或少的虛榮心。事實上,攀附這種所謂的“面子”工程,其實對你的實際生活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選擇樓盤不是給別人看,而是用來自己居住的。所以,要看樓盤這里環(huán)境如何、生活是否方便、配套是否符合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消費能力,自己的親戚朋友是否在這里,這離上班的地方近不近?一句話,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交通問題不是有車就能解決
為了省錢,一些人選擇低價買了一個交通和配套并不齊全的房子(這些地方往往在郊區(qū))。為了解決生活和交通的不足,于是選擇了買車。有私家車出行確實方便不少,但從長遠來說,這是一個不劃算、不科學的打算。一方面,汽車是損耗品,一直用車出行,汽車的運行與維護成本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另一方面,對于剛剛置業(yè)了的年輕人來說,房貸已是一筆甜蜜的負擔,再加上用車的負擔,生活質量可想而知。
當然,并不是說不要買房,只是不主張采取“買在偏僻郊區(qū)再買個車”的買房解決方案。買在主城區(qū)或者比較成熟的區(qū)域,雖然房價稍微高一點,但長期以來的交通便利,會讓你覺得多花點錢是值得的。
5.擇址并非僅限于工作單位附近
年輕人買房,很多時候都選擇離公司近的地方。殊不知,隨著市場化的推進,現(xiàn)在年輕人跳槽或晉升的情況很普遍,換工作、換地方實為正常,房子又不可能跟著你一起走,所以,買房子只要交通方便,大致知道自己愿意在一座城市的哪個區(qū)域就業(yè)就行了。這一點,如果買一個交通便利的樓盤,無疑是比較妥當?shù)倪x擇。
總而言之,第一次買房,交通和配套是關鍵,哪怕樓盤檔次低一點,實用主義是第一位的;第二,價格不要太高,不要讓房子成為事業(yè)起步期的負擔;第三、選擇適合自己的房子,不要被別人左右;第四、交通、交通還是交通。交通好,你換工作也不怕;交通好,升值潛力就會有;交通好,配套也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