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潭房產網3月28日訊 2011年房地產調控以來,效果并未盡如人意。2012年積壓的剛需和壓抑已久的改善性需要積極入市,全國商品房成交量達三年最高。百城住宅成交均價連續(xù)六個月環(huán)比上漲,成交需求強勁,價格止跌反彈。特別是進入2013年以來,一些城市交易量持續(xù)放大,房價反彈趨勢明顯。在此背景下,樓市調控政策新“國五條”重磅出臺。
量價齊升成主因
此次調控力度之大,超出市場預期。但實際上,該政策仍是沿襲過去的思路,即最大限度地保護剛需購房者利益。業(yè)內人士認為此次政策出臺有如下原因:宏觀經濟已經企穩(wěn),中小城市房價快速上漲,引發(fā)市場上新一輪炒房熱;各地房企瘋狂圈地,土地價格水漲船高,樓市出現“暖冬”現象。為繼續(xù)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新“國五條”重申堅持執(zhí)行以限購、限貸為核心,意在打擊投資投機性購房。
湘潭房地產協會某開發(fā)商指出,“此次政策出臺再次釋放強烈信號,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力度不放松,旨在抑制房價。而且隨后發(fā)布的新“國五條”細則,再度給樓市調控加碼,對提高第二套住房貸款的首付款比例和貸款利率、完善現行住房限購措施補充了具體細則,這無疑是給‘暖冬’市場的一劑猛藥,對二手房市場將會產生重要影響。”
新“國五條”新政新措更嚴厲
據了解,新“國五條”既體現出政策的連續(xù)性,又具有針對性,包括了要求地方政府完善穩(wěn)定房價工作責任制;嚴格執(zhí)行商品房限購措施;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應,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規(guī)劃建設;加強市場監(jiān)管,推進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建設。
湘潭365房產網負責人介紹,“總體來看,這五條政策措施是以打擊需求為主,增加供給為輔,強化了限購和限貸的執(zhí)行,表明了政府對房地產調控的姿態(tài)。和以往政策有所不同的是,新‘國五條’對樓市調控提出了更有針對性的細則。以‘完善穩(wěn)定房價工作責任制’為例,要求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加上了‘按照保持房價基本穩(wěn)定的原則’的前提,這是針對一些城市房價控制目標暴露出的問題從嚴要求的體現。明確提出了要‘擴大個人住房房產稅改革試點范圍’重慶、上海已經試點征收房產稅,新政給出了房產稅鐵定擴容的信號。可見調控并不是在樓市上漲成為現實之時的舉措,而是在上漲預期愈演愈烈之時的動作!
二手房交易變活躍
近日,記者在湘潭市房地產交易中心看到,前來辦理二手房交易過戶的市民絡繹不絕。當天辦理過戶的張女士告訴記者,“我這套房子在河東,建筑面積118㎡,2000年買的時候才10萬,現在賣40萬,賺了30萬,如果施行了新政,按增值幅度20%征收個稅,我要繳納6萬元的個人所得稅,而且價格越高越不好賣,不如新政實施之前將它出手,既享受了樓市升值的甜頭,落袋為安,又不必繳納那么重的稅!
記者走訪了幾家湘潭房產中介公司,了解到最近二手房交易較為活躍,成邦地產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若實行房地產調控新政,最終還是購房者買單,所以不少市民都搶在新政出臺前購入二手房!睒I(yè)內人士預計,為了在“國五條”細則正式實施前趕上政策末班車,近期內買賣市場將出現成交小高峰。
湘潭房地產業(yè)內人士強調,此次新政主要是為了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針對多套以上住房的炒房者和捂盤不售的開發(fā)商,而非對準普通百姓的普通住房,特別是對第一套剛需住房和第二套改善型住房會酌情考慮。要等省級調控政策出臺后,湘潭才會出臺相關細則,時間可能會是3月底四月初。
新“國五條”湘潭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分析
新“國五條”出臺后,許多業(yè)內人士認為此次政策是對以前政策的重申,沒有新意,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不大。但隨著3月1日實施細則出臺后,房地產界不少人士原先樂觀的預期已不復存在。細則中有兩條對湘潭房地產市場影響較大,第一條是對出售自由住房按規(guī)定應征收的個人所得稅,通過稅收征管、房屋登記等歷史信息能核實房屋原值的,應依法嚴格按轉讓所得的20%計稅;第二條是關于進一步提高第二套住房貸款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
盡管目前二手房交易突增,可中介業(yè)內人士卻對未來充滿擔憂,認為這一切只是寒冬來臨前的短暫盛宴,一旦轉讓所得的20%計稅實施,交易環(huán)節(jié)成本必然上升,首次置業(yè)的剛性需求更多地會選擇一手市場,二手房市場將低迷冷清。
與一二線城市相比,湘潭樓市近兩年相對平穩(wěn),特別是我市需要絕大部分為剛需為主,進城置業(yè)需求強勁,次之為改善性需求,新政打擊的投資投機性購房比例在我市不大,因此,預計新政調控對我市影響小于一二線和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盡管如此,新“國五條”的出臺,對我市新建市場回暖甚至漲價預期還是潑了一瓢冷水,對當前樓市回暖、價格回升勢頭將形成一定抑制,業(yè)屆表現出了擔憂和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