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房產網8月3日訊 許多房子在狂風暴雨的接連侵襲下,出現了漏水的現象,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當頂層商品房出現漏水情況時,業(yè)主該如何處理?家居裝修中該注意什么?湘潭365房產網為您支招。
實用支招 買頂層最好在暴雨后實地考察
小編了解到,根據國家2000年頒布的《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和《房屋建筑工程質量保修辦法》的規(guī)定:有防水要求的衛(wèi)生間的最低保修期限為5年,保修期從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算。如果開發(fā)商向購買人交付住房時已經超過了竣工驗收后5年,開發(fā)商仍舊要承擔交房以后保修1年的責任。
頂層的房子優(yōu)勢明顯,但是,在購買頂樓時,一定不能疏忽大意,特別是要檢查房子是否存在漏水、滲水等問題。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頂層最大的弊端就是夏熱冬冷,而且要特別留意建筑的質量是否過關。如果建筑的質量不好,頂層的住戶將是漏水和滲水最直接的受害者。因此,在購買頂層單位時,最好能做到實地考察。
如果買家打算購買的頂層有現樓參觀,最好在大雨過后到現場看房子,這時是檢驗房子是否漏水和滲水的最佳時機。購房者不僅要看屋內的房頂墻面是否有漏水、窗戶四角是否有返水的跡象,還要觀察樓頂的積水多不多,據此來考察整幢樓的排水系統(tǒng)如何。如果挑房的時節(jié)在秋冬這種比較干燥少雨的季節(jié),購房者則可以仔細查看現房房源的墻角處和窗戶四角周圍有沒有滲水的痕跡以及整棟樓的排水是否暢通。而對于準備對頂層單位進行裝修的業(yè)主而言,最好選擇在接連暴雨后進行上述檢查,這樣能最大限度地排除漏水的可能。
此外,還要看屋頂的隔熱效果。據介紹,檢測時先在屋內記下吊頂到窗戶上沿的距離,再觀察房子的外立面,窗戶上沿到屋頂的距離,前后兩者的差值就是頂樓上層的厚度。合格的房源,頂層厚度至少為20厘米,才能具有良好的隔熱效果。
日常維護 四大區(qū)域成家居潛在漏水“黑點”
除了頂層單位出現天花漏水的幾率較大外,有裝修界的業(yè)內人士向記者介紹,一般商品樓較為容易出現漏水的地方包括了屋頂四邊排水槽、鋼窗邊框、衛(wèi)生間、下水管道周邊等幾個黑點。
首先,造成屋頂四邊排水凹槽漏水,主要是由于樓頂防水層做得不夠好以及長時間暴露在室外造成老化。一般頂層單位業(yè)主遇上這個問題時,可以向物業(yè)反映,要求修復樓頂外層的防水,從根本上杜絕雨水再次滲漏到房間。在做好樓房外部防水并等水分完全蒸發(fā)之后,請裝修工人對房間滲水墻體部分的墻漆和膩子鏟掉,內部滲水部分進行重新修復。
另外,由于商品房鋼窗邊框和窗口之間存在縫隙,也是造成漏水的常見現象。對于這種較為簡單的漏水現象,業(yè)主最好請工人給邊框重新打一遍玻璃膠,密封效果會更好。
而由下水道、衛(wèi)生間等原因造成的漏水,情況則較為復雜。例如,下水道漏水主要是由于一些老房子的下水管道使用鑄鐵材質,時間長了容易老化、生銹。其中頂面和地面的管徑根部容易出現漏水現象。另外,一些老房子的地漏容易滲水,這主要也是由于老房地漏使用鑄鐵材質,日久生銹造成。建議業(yè)主換成防水效果較好的PVR 材質?傮w而言,業(yè)主不要急于對滲水房屋進行修復,最好待水分完全蒸發(fā)之后再進行修復。
頂層單位漏水維修費應由所有業(yè)主共同承擔
有律師指出,根據《物業(yè)管理條例》和《住宅專項維修基金管理辦法》,物業(yè)負有維修的責任。如今一般商品房住宅小區(qū)繳納有專項維修基金,它屬于業(yè)主所有,專項用于物業(yè)保修期滿后物業(yè)共有部分、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和更新、改造。而物業(yè)是負責管理專項維修基金的部門,如果商品房住宅的共有部分需要維修,可以動用專項維修基金。
其中,屋頂漏水不僅是頂層單位業(yè)主自己的住宅屋頂,也是整棟樓的屋頂。根據相關法規(guī),屋頂屬于住宅的共有部分,是可以使用專項維修基金的。所以,在保修期未過的情況下,開發(fā)商應該全額負責維修漏水的屋頂。如果房屋已經出了保質期,業(yè)主可以申請動用公共維修基金,經過該單元2/3以上居民同意,可以使用。如果小區(qū)居民當初沒有繳納公共維修基金,那么整個單元的居民都應該分攤維修費用。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往往有的居民有不同意見,這種情況只能通過物業(yè)公司或者居委會進行協(xié)調。